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是化疗后患者最痛苦的不良反应,有时可出现口腔及消化道粘膜溃疡,严重者可出现腹痛、腹泻以及伪膜性肠炎等。
化疗药物根据致吐性分为:(1)高度致吐药:顺铂、环磷酰胺等;(2)中度致吐药:卡铂、异环磷酰胺、紫杉醇等;(3)低度致吐药:甲氨喋呤、长春新碱、5-氟脲嘧啶等。
依据反应出现时间分为:1) 急性期:化疗后24小时内发生,程度重,持续时间短;2) 延迟期:化疗后24小时以后出现,程度较急性轻,持续时间较长。
止吐治疗的目标是预防恶心呕吐。因此,止吐治疗应在化疗之前。
常用的止吐药物包括: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代表药是甲氧氯普胺,主要作用拮抗多巴胺受体。与糖皮质激素联用可增加疗效并减轻毒副作用。
★ 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止吐药,常被作为首选药物,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等,通过高选择竞争性阻断受体途径,抑制恶心呕吐,用药30分钟后即可发挥作用,但是用药过量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幻视等。
★糖皮质激素:临床上常用于止吐的糖皮质激素为地塞米松,它对迟发性呕吐最有效。糖皮质激素与5-HT3受体拮抗剂联用可提高疗效。
★ P物质/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P物质具有致吐作用,主要存在于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中。阿瑞吡(匹)坦通过与NK-1受体结合来阻滞P物质的作用。单独应用止吐效果不明显,但与5-HT3受体拮抗剂和/或地塞米松联用可增加疗效。
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 induced diarrhea,CTID)是化疗引起的一种常见消化道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腹泻或伴轻度腹痛、喷射样水样便,还会导致水电紊乱、脱水、感染,严重可致休克、死亡。可导致 CTID最常见的药物为氟尿嘧啶(5-FU)、伊立替康(CPT-11)等。
●NCI-CTC(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关于CTID的分级
0 级:无 ;
1 级:与治疗前相比,排便次数增加<4次/天,排出物量轻度增加;
2 级:与治疗前相比,排便次数增加4~6次/天,排出物量中度增加,不影响日常生活;
3 级:与治疗前相比,排便次数增加≥7次/天,大便失禁,排出物量重度增加,影响日常活动,需住院;
4 级:危及生命(如血液动力学衰竭);
5 级:死亡。
CTID的治疗:一般采用下列处理步骤:
⑴停止化疗;
⑵除非排除了明显的感染,在没有明显感染情况下,最好使用非特异性方法治疗腹泻。如用抑制肠蠕动药:洛哌丁胺(易蒙停)、苯乙哌啶等;抗分泌制剂:生长抑素,如奥曲肽等;粘膜保护剂:蒙脱石散(思密达)、硫糖铝等;微生态制剂:整肠生、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等;
⑶抗感染治疗:合并感染时抗感染治疗,主要是大肠杆菌感染,可选用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伪膜性肠炎时,用万古霉素、灭滴灵治疗;
⑷补液:严重腹泻时,静脉补液,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尤其要防止低钾的发生。
饮食调整:⑴进高蛋白、高热能低残食物;⑵避免摄入对胃肠道有刺激的食物,如饮酒、辛辣等食物;⑶少食多餐,每天至少进3000ml流质,如鸡汤、鱼汤等;⑷严重腹泻时,应该首先进流质饮食,逐渐改为半流质,直至普通饮食。
(妇科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