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年,峥嵘岁月,风雨沧桑。
七十四年,砥砺奋进,创新发展。
从1950年建院至今,玉溪市人民医院始终把维护和促进病人的健康作为医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质量发展是玉医人的职责和使命,办人民满意的医院是玉医人始终不变的初心。
医疗环境大改善 诊疗能力大提升
1950年,新旧时代嬗变的潮头,西南服务团5名医务工作者南下玉溪,接管民国时期的原玉溪县卫生院,由地下党、学生及卫生院队员组成的14名医务工作者建起了玉溪市人民医院的前身——玉溪县人民医院,同年2月县医院并入刚成立的玉溪专员公署医务所。这是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开端,团结救国与治病救人,服务社会与自我完善,追求学术创新与投身时代洪流,就像一张纸的两个页面,淋漓尽致地写在了玉溪市人民医院的史册上。
旧貌(1951年初玉溪中心卫生院)。
1951年,玉溪专员公署医务所改名为玉溪中心卫生院。1952年,“惠玉医院”并入玉溪中心卫生院,同年10月,玉溪中心卫生院更名为玉溪专区人民医院。1970年初,玉溪专区人民医院更名为玉溪地区人民医院。1999年2月,因撤地设市,玉溪地区人民医院更名为玉溪市人民医院。2005年9月,医院加挂昆明医学院第六附属医院。2012年5月,因昆明医学院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医院名称变更为玉溪市人民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22年昆明医科大学决定依托玉溪市人民医院成立全科医学院,于2023年1月挂牌,医院成为全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单位。1994年,被原国家卫生部授予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2020年分别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
厚重的精神积淀,必将夯实深厚的发展根基。七十四年,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变化翻天覆地。
建院早期,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分散在玉溪县城各点,使用民用旧房因陋就简地开展医疗工作。1955年,医院住院部竣工并投入使用。1958年,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的新门诊部落成,分散在外的医疗点全部迁入,开始实行24小时全日门诊制。其后,职工宿舍和医院相关配套设施均在现址内兴建。主要包括1984年建成的门诊楼(现5号楼),1987年建成的外科住院楼(现2号楼),1994年建成的门诊楼(现7号楼)。进入新千年,医院迎来高速发展期,于2000年建成了内科大楼(现3号楼),2003年5月建成综合大楼(现11号楼)。2019年9月30日医院改扩建工程项目1号楼正式建成投入使用,作为玉溪市重大民生工程之一,1号楼总建筑面积92968.38平方米,是一栋集门诊、急诊、医技、手术室、住院及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可容纳1000多张病床。1号楼投入使用至今,为玉溪的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进一步改善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新颜(市医院1号楼)。
在此期间,玉溪市人民医院还建盖了高职楼、副高楼和新生活区住宅等20余栋职工宿舍。每一栋楼都承载着医院厚重的历史,见证着医院一路走来的步履铿锵。目前,医院工作用房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16.97万平方米,资产总额13.57亿元,编制病床1500张,实际开放床位2090张。
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日新月异,医院的设施设备也在不断迭代升级。1958年,玉溪市人民医院仅有一台200毫安X光机,到目前,医院设备总值已经达到7.05亿元,拥有3.0T医用核磁共振成像仪、SPECT/CT(单光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双源CT、医用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64排螺旋CT、人工心肺机、3D腹腔镜、4K关节镜、超高清电子内窥镜、全套夫精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诊疗系统等9100余台(套)医疗设备。2022年,医院启动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通过将电子病历信息化向门诊、药学、护理、麻醉手术、影像、检验、病理等各诊疗环节拓展,并推进系统整合和互联互通,有效提升临床诊疗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临床诊疗规范化水平。
20世纪60至70年代的X光机。
单光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
学科建设增添动力 人才培养赋能发展
学科建设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灵魂,也是拉动医院发展的核心动力。七十四年来,一切为了病人的健康,这一核心价值观始终引领着医院学科发展的进程。
信息化建设。
医院建立初期,仅有简单的临床分科,未设置行政科室。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院、科两级管理体制逐渐建立,临床基本完成了内、外、妇产、儿、五官、口腔、中医等一级分科。70年代末80年代初,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等行政后勤科室相继设立。此后,医院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完善,行政工作全面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管理,医院党组织建立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组织构架。目前,医院内设23个内科科室、19个外科科室、10个医技科室、17个行政后勤职能部门。
近年来,玉溪市人民医院坚持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建设临床专科,重点发展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儿科、麻醉、影像、病理、检验等临床专科。2021年1月,CT室、普通放射室、磁共振室融合成立医学影像部;2022年10月,医院以高层次人才直聘的方式引进心血管外科专家张凯博士医疗团队,组建心血管外科。截至2023年12月,心血管外科共收治患者272人,完成手术152例,心血管疾病诊疗实现历史性的飞跃。自2019年市儿童医院从市医院分设后,2023年9月,儿内科又重新开科运行,实行24小时接诊制。同时,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把神外一科和神外二科合并为神经外科,把神经内科和脑血管病科合并为神经内科。2023年,以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契机,通过“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学科能力提升项目、市县肿瘤防治一体化项目建设,狠抓肿瘤、骨科等10个专科的服务能力提升。通过一系列举措,强化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医院于2011年9月获得临床护理专业重点专科国家级建设项目,2021年重症医学科获评国家级重点专科,2022年6月心内科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此外,医院还拥有1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内设研究中心和42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成国家级肺结节诊疗分中心、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国胸痛中心;9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分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用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医院,医院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永远是人。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400余名高职专业技术人员,7名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及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5名云南省高层次卫生计生技术人才,32名省、市学科带头人,8名省级名医,31名兴玉名医等都是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目前,医院已获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3项省级联合专项项目、57项省教育厅项目、5项省档案局项目;首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户并招录2名博士进站开展研究工作;自主培养了2名博士研究生、112名硕士研究生;全院共计发表论文2495篇,SCI收录论文累计132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20世纪50年代末,第一例阑尾切除手术的成功,迈出了玉溪现代医学第一步。1960年,内科自制门静脉压及门静脉循环测定器和脑压测定器获得成功,开启了技术革新的新征途。70年代,成功抢救严重心律紊乱所致心搏骤停、心肌梗塞、糖尿病酮中毒等严重病例。80年代,成功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膈肌起搏仪治疗慢性肺心病。90年代,开展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微创治疗脑出血等新技术。
20世纪70至80年代的外科手术。
进入21世纪,玉溪市人民医院充分利用综合医疗优势,实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制,使医疗诊治水平日益提高;将危急重症病人抢救、疑难诊断、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微创技术应用等作为医院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在外科系统开展了以腔镜应用为主的内窥镜微创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近五年来,医院已有520项新技术、新项目获准应用于临床。心内科完成西南地区首例三维介导下的脉冲消融阵发性房颤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及开展人工膜肺技术救治“重症心肌炎”患者;心血管外科完成首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支架“象鼻”手术,常规开展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冠脉搭桥手术、小切口直视冠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成形手术、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以及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正等;胸外科完成首例微创胸廓成形术;消化内科开展玉溪首例小肠镜检查;骨外一科开展颈椎颅颈联合部畸形手术;骨外二科成功完成多例高龄患者关节置换手术并实现快速康复;泌尿外科开展舌黏膜代输尿管狭窄修复成形术、腹腔镜膀胱癌、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西医协同在新冠肺炎的诊疗和预防、肿瘤治疗等方面表现突出,针灸推拿科于今年9月获评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
心血管外科手术。
勇担职责使命 创新构建发展体系
作为玉溪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玉溪市人民医院深刻认识到作为玉溪龙头医院应承担的职责和使命,多次参加重大公共卫生救治,充分彰显公立医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970年通海大地震、1986年刺桐关森林火灾、2003年“非典”和元江青龙特大甲醇中毒事件,2005年国家铁人三项运动员昆玉高速车祸、2009年玉溪霍乱疫情、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每一个危难时刻,都有玉医人冲锋在前,全力护佑人民生命健康。
应急医疗队。
迎难而上,勇挑重担。这是玉溪市人民医院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几代玉医人的基本精神素养。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万家灯火团圆时,玉医人第一时间奔赴疫情防控的最前线。2月3日,经过全力救治,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感染患者治愈出院。2月19日,5名护理人员临危受命,驰援湖北疫区。2020年,玉溪市人民医院集中救治14例确诊患者,13例治愈出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及其专家团队在远程会诊时表示“玉溪的工作做得不错”。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医院始终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荣获“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2020年市医院医疗队驰援湖北疫情。
近年来,玉溪市人民医院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党建领院、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文化活院、依法治院”二十四字工作方针,以建成患者满意、社会满意、职工满意、党委政府满意的“四满意”医院为目标,积极推进“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区域性三甲综合医院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更加清晰、有效。
2023年12月成立的玉溪市“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由玉溪市人民医院牵头,玉溪市中山医院、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玉溪市儿童医院、玉溪市妇幼保健院、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江川区人民医院为成员单位,整合红塔区、江川区、澄江市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医疗资源而成。这是新形势下玉溪推进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也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按照建设要求,目前已成立包括医学影像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质量控制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中心、财务管理中心、采购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在内的十大中心,明确了十大中心的工作职责和运行机制,并逐步统一医疗、护理、医技、管理、运营、信息等质量规范,实现一体化、同质化管理目标,不断提高各成员单位的内涵质量,推进玉溪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切实方便群众就医,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借助“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成立的契机,玉溪市人民医院高位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制定学科能力提升、市县肿瘤一体化防治中心项目实施方案,牵头成立玉溪市市县肿瘤一体化防治中心,强化各级联动,全面提升全市的肿瘤防治能力。2024年8月30日,玉溪市人民医院与云南省肿瘤医院签订协议,建立深度帮扶关系,玉溪市肿瘤防治中心目前已有开放病床200张,全面开展肿瘤诊治和筛查工作。
2024年8月15日,玉溪市人民医院又与市域内9家县(市、区)人民医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市—县—乡分级诊疗协作机制,提高区域内医疗质量,提升基层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在2020年至2023年的4年间,玉溪市人民医院共派出医疗骨干134人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帮扶医院涉及玉溪市、普洱市、昭通市及怒江州的州(市)级医院、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帮助受援医院结合实际需求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大力推广临床适宜技术的应用,突破薄弱环节,补齐医疗技术短板,填补技术和业务空白,不断充实医疗服务内容和项目。同时,加强受援医院专科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下派医院综合能力,加强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急诊急救中心建设。在派驻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墨江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及创伤中心于2020年通过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验收合格;峨山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及创伤中心分别于2020年、2021年及2023年通过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验收合格;2020年5月,下派怒江州帮扶队员因帮助当地医院发展、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业绩突出,获评“怒江州荣誉市民”。
七十四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一代又一代的玉医人付出了辛劳和汗水,也收获了鲜花和掌声。玉溪市人民医院已蝉联六届全国文明单位、三届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两届云南省价格诚信单位,并先后获评云南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新征程上,玉溪市人民医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市委“12492”能力提升工程,围绕医院“123456”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原则,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笃行,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玉溪日报记者 李文雯
通讯员 刘继凤 董国清/文
通讯员 董国清 夏焱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