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首页>>患者服务>>科普园地
​“约束≠捆绑”带您了解特殊护理——保护性约束
发布时间:2024-11-06

当患者住进重症监护室时,护士会向患者家属进行入院宣教,这时会听到一种叫“保护性约束”的护理操作。常常会让家属产生疑问:“保护性约束不就是绑着吗?”这样的误解,常常会引起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甚至引发整个护理行为的不满,所以这篇文章就带您了解一下“保护性约束”的相关知识。

为什么要保护性约束?

1. 限制昏迷、意识障碍患者的肢体活动,控制危险行为的发生,避免管路(如尿管、胃管、脑室引流管等)意外脱出、坠床等;

2. 避免患者对医疗行为进行干扰;

3. 防止躁动、具有攻击性的患者进行自伤或他伤。

常用的保护性约束方法

临床上常采用护垫式、锁式等约束带、约束手套、约束背心等将患者的手腕和踝、肩、膝等部位进行约束后固定在病床或椅子上,限制其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老年患者使用的床栏也作为约束保护方法。

图片1

保护性约束的护理要点

1. 约束带松紧度:以能容纳1-2指为宜;

2. 约束位置:患者不可移动的部位;

3. 约束时间:由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及患者病情决定,对于需要持续约束的患者,约束过程中护士会定时进行床旁巡视及松解(或更换约束部位),并对局部进行按摩;

4. 约束期间观察要点:① 患者体征: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疼痛;② 约束部位:皮肤颜色、完整性,是否有肿胀、发红、破溃、皮温或感觉下降、刺痛或其他不适主诉;③ 约束带是否脱落或被松解;④ 患者是否有营养、排泄、喝水和个人卫生的需要。

解除约束的时机

经过医护人员评估,当患者病情平稳,神志清醒,可以配合治疗,自我控制行为,同时不存在拔管坠床等风险时,可以考虑解除保护性约束。当患者恢复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时候,医护人员就要尽快减少对患者的约束,在保护性约束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也要经常与患者及家属间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加强人文关怀,做到既保证患者的尊严和隐私,又不能忽视患者医学上保护性约束的需要。

重症医学科/杨塬湘

编辑:王一婷
关闭
通用底部--玉溪市人民医院